杜尔伯特蒙语意为“四”,早在5世纪初叶就有人类居住,金天会二年(1124年),蒙古朵儿边部(成吉思汗第十一世祖都娃锁豁尔之四个儿子后裔)迁徙至嫩江左岸中下游游牧,始有杜尔伯特之名。1557年,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•哈萨尔第十六世孙爱纳嘎率部分牧于此,以其分牧次序“四”自称杜尔伯特部。1648年建杜尔伯特旗,1956年撤旗建县,先后隶属内蒙古哲里木盟、齐齐哈尔市、大庆市。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保护,创办蒙古族民歌等民族文艺群体40余个,设立非物质文化保护基地7处,出版《杜尔伯特演变史》等民族传统文化、历史书籍30余部,定期举办那达慕大会、祭火公祭仪式、传统游艺比赛等民族文体活动,圆满承办全国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县(旗)人大工作联席会第二十一次会议,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。